通知公告

教师节特辑 | 职业技术师范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案例

作者:姜华升浏览:时间:2024-09-12

2024年9月10日是我国第40个教师节,为全面展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我校教师队伍呈现的立德树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弘扬教书育人典型事迹,培养优良师德师风,团结凝聚全校广大教师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实践,学校决定对以下个人和集体进行表彰。希望全校教职工以先进为榜样,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加强师德修养,提升综合素质,争做 “四有”好老师、“四个引路人”,为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职业技术师范机械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

负责人:毛春昱

职业技术师范机械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构建OBE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性地设计了“校-政-企-研”四方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通过精心设计的“4443”课程体系,成功地将企业前沿技能与思政教育元素深度融合于专业课程之中,不仅打破了传统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之间的壁垒,还积极引导学生领悟并践行“大国工匠”精神。建立了权责明晰的“校-政-企-校”多方协同培养机制,基地探索实践了“2.5+1.5(1)”“3+1”育人模式,强化学生实践技能,推动吉林省智能制造产业协同发展。近5年,基地培养紧缺型人才128人,获得省部级教科研课题29项,发表教科研论文26篇,授权专利65件,编写校企合作教材3部,校企共开发课程8门

基地教师带学生在共建单位吉林省通用机械(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教育实习



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学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

负责人:王伟

本基地依托教育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成功探索出职教师资培养新路径。实行校校协同、产教融合、三导师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教育研究与教学实践能力的双重训练,形成鲜明专业特色;培育专业带头人、构建专兼结合育人团队、建立多元参与培养机制,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探索“优质基地、精准对接、长效育人”实践教学模式,不断深化产教融合,建立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等用人单位共同参与的教育学专业发展共同体;同时,本专业教师积极开展与职业学校的合作研究、承担多次国家及省级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任务,参与吉林省职业教育规划及相关工作咨询报告的撰写工作,推动了产学研深度融合,社会服务效果显著。

基地教师与学生在吉林省中工技师学院召开“三导师”协同育人协调会



职业技术师范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

负责人:谷雷

职业技术师范电气与信息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在建设过程中,通过校企深度合作、创新教学模式和强化师资培训等举措,取得了显著成果。基地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动”模式,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课程体系,确保学生的学习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同时,基地引入多元化的考评机制和创新教学方法,提升了学生的实操能力和创新意识。基地建设期间,基于“三方联动,分级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教学技能、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显著增强,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均大幅提高。此外,基地在教学质量提升和人才培养方面的经验,为其他学院和专业提供了宝贵的示范效应,推动了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基地师生在长春工业技术学校开展共同实验教学



职业技术师范食品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

负责人:王晓娥

职业技术师范食品类专业示范性教育基地始终坚持“师范性,专业性,应用性”的特色定位。2021年,获批职业技术教育(食品加工与检测)硕士点,2024年,获批食品与营养专业硕士点。基地所服务的食品营养与检验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分别于2022年和2023年通过教育部职业技术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其中,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基地先后获得国家、省市教科研项目75项,经费累计400余万元,论文40余篇,著作3部,授权专利1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获省级教学、科研成果奖3项。基地构建了师范能力的培养体系,形成了“学校一企业一职校”的培养模式。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大赛中获国家级、省级奖50余项。

基地成员在双辽市职教中心开展教学研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地址:长春市凯旋路3050号

办公电话:86908342 邮编:130052